城镇化门户网站_产品相册_米博体育平台官网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城镇化门户网站首页 > 产品相册

发布时间 2023-12-20 12:55:19    作者: 产品相册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专业委员会

  媒体支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建设报、中华建筑报、21世纪经济报道、城市化杂志、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城市化网、腾讯网、搜狐焦点网、新浪乐居、搜房网等

  主持人顾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受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的策略研究会,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委托,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百忙之中莅临峰会,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城市化杂志副主编顾晴,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峰会尊敬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主任:王文元主席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金德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胡存智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城市化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樊纲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李兵弟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幼云

  国务院资深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王秉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庆风

  我们峰会还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和热情参加,今天到会的媒体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建设报、中华建筑报、北京青年报、搜狐焦点、新浪乐居、搜房网、腾讯网、城市化杂志、中国建设信息等,欢迎各位的到来,现以热烈的掌声邀请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主任王文元先生为大会致辞。

  王文元: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应邀来参加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首先祝贺这次盛会胜利召开,并向与会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本届峰会的主题——十二五:聚焦中国城市化质量,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顶级规模、复杂性与艰巨性最高、其他几个国家从未遇到过的城市化大潮的挑战。

  城市化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物质文明的巨大提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导致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生态严重破坏、资源过度利用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把城市化作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强调要不断的提高城市化的内在质量,要让城市化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市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市化。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意义。我国城市化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空间更大,推进城市化必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推进城市化需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要顺势而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

  我们要牢固树立在科学发展中推动城市化的理念。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在优化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城市化质量,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成果。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每个方面,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建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化的配套设施,使城市和谐稳定、舒适宜居。

  本届峰会主题论坛的话题很专业、很系统,以案例发布和点评展开对话的形式很有创意,除了发布《中国城市化率白皮书》外,还将发布《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征求意见稿,我了解到,《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将用三年的时间来研究,今天推出的这个征求意见稿也广泛征求了城市化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的意见,我认为,这种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广泛听取不同意见的做法值得肯定。

  希望参与《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工作的机构、专家学者和编写人员,要树立严谨的科研精神、采取科学先进的研究方法、扎实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要结合各地实际,开拓创新,为快速推进、提高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主持人顾晴:中国城市化是二十一世纪最影响人类社会的两件大事之一,今天的大会也得到了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的支持和关注,下面有请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大使艾德和先生。

  艾德和:尊敬的王文元主席、齐骥副部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容幸能参加今天这个很重要的论坛。也特别高兴发现今天参加会议的包括很多决策研究人员,包括地方的一些党委的相关的高级官员和决策者。我想城市化将影响着整个中国可持续发展,我想这个重大的任务刚才各位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都已经知道了。

  今天我上午来参加这个会议,主要的目的我想传达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也就是欧盟和中国已经决定将在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方面,成为战略性的伙伴,我们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有所证明了,我们双方的最高层领导,包括欧洲领导层已经将合作关系确定下来了,我们现在共同的任务是开始启动城市化的一些具体工作。

  今天峰会的主题——“十二五:聚焦中国城市化质量”,选择得非常好,我们听到这个主题,我们会设想到几个维度。第一、低碳和高能效的建筑楼,还有生态城市中的人口流动,这是我们第一步想到的问题。我们在欧洲已经有许多这一方面示范的城市和示范城区,许多相关第三方的机构慢慢的开始和中国城市进行这一方面具体的合作,我们也非常希望可以推进城市化方面的一些合作,也非常希望加深跟中国城市化这在一方面的生态合作伙伴关系,也非常希望深入推动和住建部的合作。

  但是在真正城市化质量上的问题上,确实受到社会政策方面的一些因素,刚才王文元主席提得非常好,城市必须是宜居的,必须要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供相关的政策,这是硬件建设。但是我们要通过一些其他的软件建设,比如说卫生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这也是城市化创建和谐城市、文明城市基本的软件。欧洲在社会公正和市场力量两方面的建设非常平衡。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我们欧盟愿意和中国进行良好的合作。城市化的质量也和良好的城乡之间的管理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欧洲也有很多的经验可提供大家借鉴。

  为了将这些合作的机会变成真正具体的能够直接进行共同的合作,我们欧盟和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合作伙伴关系,将会多层面的以积极的方式,从最高中央层面一些对话,到城乡之间的专题讨论、到企业层面,到每个方面的合作。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有创造性的、令人惊喜的一些话题,包括城市化质量相关的指标和一些计量方法等等,我非常期待听到你们这些讨论。

  最后,我想说非常希望今天在坐各位能参加2012年举行的中欧城市论坛。这个论坛将集聚我们双方城市规划相关的决策者,建筑师,还有城市发展的一些高级的专家,来讨论怎么来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目标的一些最好方案。最后,我预祝参加今天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各位能够有很大收获,并且预祝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顾晴:很谢谢艾德和先生给我们大家带来中欧关于城市化方面合作的最新信息,以及对于本届峰会主题的肯定。今天我们还非常容幸邀请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来到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今天他为我们大家带来主题演讲“十二五:聚焦中国城市化质量”,让我们有请樊纲先生。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城市化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 樊纲

  樊纲:谢谢,各位领导、参会的嘉宾,非常荣幸能参加这个会议,一定意义上我们也是共同来主办这个会议。我们综合开发研究院这些年来确实致力于城市化各种公共政策的研究,提倡建设存在竞争力的和谐城市。

  我非常赞成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赞成现在我们把城市化问题焦点转移到城市化的质量上来。在我看来,在这个简单的发言当中,我想就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更严格的指标体系谈几点看法。城市化质量分几个方面来体现:我想强调四个方面,不一定全。第一,城市城居人口的市民化,是人的问题,是社会性软件的问题。第二城市设施的覆盖程度,第三城市系统的效果,第四是城市生态的和谐性。第四个方面我不讲,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我不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的专家,我相信后面有很多专家会涉及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我着重想讲一下前三个方面的问题。因为它们是城市化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

  第一、关于市民化程度,这些年第一次把农民进城这样的一个问题,把新人口进城这样的一个问题,纳入到我们考察城市化质量、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里面。说到城市化,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如果原来城市发展,原来的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好,那不叫城市化,那叫城市发展。城市化的含义就是原来不是城市里的人,变成城市里的人。原来不在城市里的人到城市里来居住,来享受城市的过程,而这个就是农民进城。农民是谁呢?第一代进城是农民工,农民工是低收入阶层,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中国农民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在他们背后往往还有一些东西不在农村。和早年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优点:我们基本未曾发现城市贫民窟现象,没有大量失地农民,我们幸好没发生这种问题。

  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机制,农村的机制,还不是城市的土地制度,首先是农村的土地制度,不允许农民卖土地,不允许他在困难的时候,家里出现病人的时候把土地抵押出去,然后从此被金融家,大地主们土地兼并,他们被驱赶到城市去,到处找工作,然后又找不到工作,又出现经济危机,最后只好住在贫民窟里面。我们中国规定农民不能抵押、买卖土地,因而农民只得找其他的方式缓解金融财务上的问题。这就保证农民还能拥有一块数量不是很大的土地,从而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这其实也是中国农民最后的一种社保机制。整个城市化进程能不能今后使农民工在城市里面住进去了,三十岁、四十岁仍然在劳动供给里面,使我们城市有老农民工,有老职工;现在没有老职工,有熟练的老职工,使农民真正在城里住下来,使他们的城市化真正能够实现。

  现在中央政府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鼓励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服务,而地方政府,在座很多地方政府官员,要想一下子提供很多公共服务也很难。有的地方习惯农民工来打工,享受你产生的价值,但是我不承担你养老社保等财政方面的包袱。怎么改变这种政策,一系列的公共政策?怎么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建议,我们综合开发院最近研究了很多,对这个问题的建议,就是搞双轨制,我们不是完全一下子对农民工提供所有现在城市居民能享受的社会保障。一下子这样政府负担太重。对于常驻人口我们提供一些基本的,原来市民还保持原来的一些条件,但是对于新进城属于常住人口这一部分,我们逐步的一开始可能不那么全,标准稍微低一点,先提供子女教育,然后医保,然后社保。医保、社保标准一开始也低一点,一开始跟农村标准差不多,然后逐步逐步达到城市标准,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城市化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需要做更多的文章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个关于城市设施覆盖率,当时我们研究半城市化,并在五年前专门出了一本书,专门研究了半城市化。当时半城市化现象,强调人进城了,但是城市还是像农村一样,很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都很缺失,包括中国的行政体系导致一个镇,已经是将近百万人口,但编制还是小镇,从公安到上下水和道路,所有硬件到软件公共服务,公共品的提供都是按照政绩来安排的。各地方政府硬件覆盖方面,我想还是应该引起各个地方政府的重视。因为城市设施覆盖率确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我想着重讲第三个关于城市体系的效率,这个不仅涉及到硬件,而且涉及软件。城市是一个系统。城市化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更美好,因为他分散了过去那种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首先更有效率,然后才更舒适。如果都是像过去搞分散搞农村工业,中国上世纪80年代是农村工业,最终为什么走不下去,就因为居住分散化服务业没有效率,连基础设施都没有,因为集约化而被取缔了。拉根电线都拉不起来,城里一根电线可以覆盖多少人。我们现在有大量城市人口,有各种公共服务,但如何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第一点,它的指标应该是城市公共服务应该更便宜。而城市有没有效率,就体现在你的公共供给,你的公共服务是不是更有效率,更便宜。

  从企业商务成本角度看,公共服务应该更便宜,而不是更贵。现在很多地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但是很浪费,没有考虑它的效率问题,而是考虑它的奢华,从资源角度来讲这其实是一种浪费。在这儿想从经济的角度讲,你可以生活得很好,你如果很贵的话,你这个地方就缺乏竞争力,人们在比较,企业在比较,它会看各种条件,然后选择城市,现在中国很多企业转移到内部地区去了。除了招工成本,比较当地软硬件的商务成本,包括政府的税收,政府的收费。因为政府要提供基础设施,效率低它的收费就高,它的税收就高,然后没效率,企业肯定就不来。企业不来你这个地方,你这个地方就没有竞争力,将来就没有GDP,就没有税收,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生活可能更好,但是如果没有效率,没有竞争力,没有发展,就业没有增长,将来连财政都不能支出。欧洲的问题,希腊人生活是不错,但是希腊没产出,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出口就依靠旅游,最有竞争力的船运行业不征税又不创造税收。

  因此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吸引企业,能不能使企业在这儿发展,在这儿创造就业,在这儿创造收入。这个问题不光是硬件有效率,还有你政府,政府各种政策能不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现在比的奢华,比的高档,投入很多,也不顾债务,最后会出毛病的,这也是欧洲的经验教训。如何使我们的软硬件更经济,又好用,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方便、顺畅。城市是一个系统,包括交通、上下水、供电、能源、排污、上网、通讯,和教育卫生等各个系统。这些系统怎么结合,这些系统之间怎么有效对接和运转,怎么减少阻碍、瓶颈,这是现在城市系统优化一个重要的问题。事先没有考虑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融合和结合的问题,导致一些城市虽然建了很多东西,但是互相不兼容,仍然很不方便。今天发布的《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里面有一些这种指标,包括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包括上班用的时间,这是非常可贵的。

  一个现代化、和谐城市的重要指标,就是人们愿意在此居住,有很高的“回头率”,人们愿意再回到这个城市。一个城市要想有高的“回头率”,交通顺畅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人们浪费大量时间在出行上,我想这个城市的“回头率”肯定不会很高。

  有一位旅游专家,以前是旅游局的官员,后来退休了。某市规划委开会的时候,他说恨不得现在出一本书,建一个网站,某某城市以人为敌一百例。我在想,可不可以把名字稍微改一下,以人为难一百例可能更准确。

  我认为,我们政府建很多东西的时候,不妨设一个网站,不妨让大家谈哪不方便,哪不顺,然后再讲系统工程怎么去改进,一点点改进。北京首都机场通了轻轨以后,两个月里我连续收到三个外国人给我发的E—mail。他们说的是同一个问题,从城市建设来看,也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什么小问题?在东直门地铁站出来后,都有电梯,偏偏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还得走出去换台阶。最后一个台阶没有电梯,乘客就只得大包小包拧着一步一步走上去。类似这样小的系统,导致无效率的环节,恰是体现城市质量的问题。你建了很多东西,但是各种瓶颈,各种小的环节都在那儿,如何改善,如何学习先进城市。这也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先进城市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没有经验,一开始没有经验都会产生一些问题,关键是我们怎么汲取教训,然后怎么改进。我相信很多问题出现以后,人流、物流出现以后,你才能知道瓶颈在什么地方怎么去改进。现在回过头想我们城市一些系统设施性衔接问题,其实,系统性改进可以提升城市化效率,花的钱不多,但能使城市运转效率提高。

  第三,中国城市化还面临整体布局的问题。我觉得在城市化范畴里,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城市化改革,现代化进程意味着人的流动,人口从不适合发展经济的地方,流动到适合发展经济的地方。从原来的农业社会那种人口布局,变成了最终现代工业社会的分布。迄今为止,水路仍然是运输最便宜的工具,中国资源缺乏,将来大量的国际资源还得依靠水上交通,所以沿海经济现在和将来可能仍比较发达。中部地区的交通现在正在逐步改善,加上离沿海不是特别远,会慢慢发展起来。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包括过去很多人口密集的地区都适合发展城市化。中央政府有必要做一个全国性的城市化规划研究,应减少这一方面资源浪费,才能使城市化更有效率。应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使我们生态文明得到更好的保护。城市化质量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深入进展,我希望这个研究更加深入下去,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发展。个人一点意见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顾晴:接下来将有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邹德慈先生做一个点评,大家掌声欢迎。

  邹德慈: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这一次论坛要我来对樊纲研究员的演讲点评,点评是很困难的,因为樊纲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我对经济学是外行,我是做城市规划工作的,也愿意就城市化的质量问题,结合刚才樊纲先生的演讲,说几点我的感想吧。刚才樊纲研究员讲得很好,他突出讲了三个问题,关于城市化层面,本来说还有第四个问题来不及说了。这三个问题第一个应该是人的城市化,第二个关于效率,这个效率他讲的是城市设施的系统性这里的质量问题。第三个提到了城市设施的负债,我同意他的这些观点。就这几个方面讲一点点我个人的看法,可能作为一点补充,也不一定对。

  城市化是一个大难题,虽然城市化看来是世界各个国家必然经历的过程,特别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里头,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据我所知,世界各国在不同的时期,都经历了城市化,有的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而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城市化的过程,我们现在强调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我说我们本来就具有特色,因为不可能没有特色。因为城镇化的过程,和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历史、现状,各种条件相联系着。它没有一个世界通用的模式,一点都不一样。当然我们重点还是要研究我们自己的,我们中国的城市化。第三点,我始终认为城镇化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过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逐渐的转化为城市化。简单说,农村人口的比例逐渐下降,城市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上升的速度、变化的形态,发展的形态都不一样,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比较大,我们中国的城镇化在各个省,各个自治区、地区,其实也并不完全相同。这也是一个特点。所以从2003年我们参加了国家科委当时对重大科技战略发展的问题研究,当时我们弄的研究报告,就提出城市化是社会共存,可能这个概念有一点奇怪。所谓社会共存,实际上牵着整个社会,我个人认为城市化问题是国家一种战略性问题,国家首先要重视,要研究,特别是中国,特别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而且地区差异较大,比较复杂。

  这两年来,特别是中央和国家,特别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很强调要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我非常同意。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城镇化在数量的增长上,我们差不多最近十几年吧,每年平均城镇人口比例要增长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个速度有些人认为并不快,我认为比较快了。因为这个要从比较的角度看,全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已经是很快的速度。我们城镇人口绝对数量也在增长,现在大概全国六亿多吧,城镇总人口六亿多,城市化的比重达到了40%,量的增长也比较快。现在提供要重视质量也是非常正确的,我觉得今后确实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城镇化的质量,而并不是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或者像现在有的地方提出来1%太低了,我这里要1.5%,甚至有的省(市)、自治区提出要长两个百分点,我不能评论这个对不对?或者是不是可能?因为我个人没有做过这个论证,也许有的省对于数量的增长也很重要,也有可能,可是就全国普遍而言,我们现在应该重视的是质量。第二位才是数量。

  刚才樊纲研究员说的我很认同,说来说去城市化最本质的是人,是人的城市化,人简单说就是农民变为市民的这么一个过程。刚才樊纲先生做的一些分析,我就不重复了,我觉得分析得很好,很对,因为我们有实际的经验体会了,这个二三十年来,有大量的农民进入了城市,其实这个要分析,每年从农村流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到城市里来打工的接近一个亿,有时候一亿多,说实在我没有拿到过非常精确的数字,也可能难以精确统计。可是真正能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只有其中的10%几,里面可能有一千多万人,从户籍上,或者从身份上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大部分百分之七八十,八九十是流动式的,是候鸟式的。其实我们生活当中看到很多,年初春天来了,冬天快过年了,又回农村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春运,春节期间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这个运量之大,世界上独有的。每年压力非常大,实际上除了学生放假回家以后,最主要就是农民工,这是我们一种独特的现象。就说明来城市里来打工的,提供劳动力的量大大的大于他们比较长期落在城市人口的数量,大致情况就是这样。这个情况大概几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相信今后还会这样。可能量上会有一点变化,趋势大致是这样子的。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真正能够在身份上变为了城市的人口数量是一部分,或者小部分,至于那个一部分和少部分,是不是都融合进了城市?融入了城市?那真正从各个方面来讲,他成为市民了,那也是一部分,说明并不容易。这里面既有客观上的困难,我认为应该承认,也有政治上的某些障碍。这些政策障碍并不是全没有被认识,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不容易解决。这是客观性。主观上来讲也有很多问题,这里不说了。

  所以我想到,也考察了一下我们的情况,这种现象各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也是存在,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如此,我们中国显得比较突出,确实就因为我们城镇化速度比较快、城市的准备或者是各方面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我相信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各个方面做出努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头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不是解决不了的。这是一定时期里一种突出的现象。

  第二个,我要讲一讲关于城镇化质量和城市质量关系和区别。我知道我们城市化委员会也有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研究我们城市化的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考核的指标。这个研究我首先肯定非常好,可是这里头我想有一个概念,我希望能够稍微弄清楚一些。就是城市化的质量,并不等于是城市的质量。这个城市化质量的考核指标分为好几个方面,这个里头有一部分,不是城市化的指标,而是城市的指标,可能一字之差。它有联系,可是也有区别。城市的质量,包括刚才樊纲研究员提到的城市设施覆盖面的问题,城市设施的系统的问题,系统性的问题,关系着城市的质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和城市化有联系吗?当然有联系。我认为城市化的结合必然应该能够提高城市的质量,城市的质量,我在这里因为时间关系,简单理解为大概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物质性的,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物论。城市就要表现为物质方面,物质方面的质量,体现在多方面,住房、就业、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等,这些是城市的物质建设。这个质量我们现在还是高的,这十几年确有很大提高。包括刚才樊纲研究员提到我们虽然做的城市建设,可是有的建设是非常有利于城市居民的,或者比较朴实的有利于城市居民的。有的一部分设施,一部分建筑豪华也罢,奢侈也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是说不能建,我在有限资金条件下,我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政府怎么来做一定的协调,一定的控制,甚至管理,这是要着重考虑的。当然我们相当一部分居民住房很困难,在不足的时候,你到底把有限资金先用在哪方面,我不展开说,这是城市质量的物质方面。

  第二个经济表现,经济突出表现为几点:就业还没着落,先把农民给弄到城市里来了,盖了楼房,让他住下,这种城市化我认为不可行。现在事实上在各个地区我也看到,满足于我的城市化达到一定的增长规模,实际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有一些农民被城市化以后,那种社会的现象的反映,有些学者也做了一些调查,但是没有参考意义。社会城市是否协调,是否和谐,具体一点说,城市居民是否得到了公平,说起来好象也很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也是城市的质量问题。

  最后一点不是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是环境,城市的环境质量是城市质量很重要的一环,环境牵扯到水、空气,个体废弃物的处理等等。这里我还要强调城镇化质量有关系的是空间的分布,看起来学术性的概念,实际具体来说我们今后城市化的结果是我们全国城市的空间布局是否区域平衡,我认为有些问题还很大,特别也一巨型城市不断增长,有的人口一千万以上的大城市,数量世界第一,而且趋势还在不断的增长。特别是决策者不断的希望城市做大做大做大,不断的大。而如果不加注意,不研究,政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挺可怕的。像这样一种巨型城市,想要叫做城市的质量高,非常困难。这里有很多经验教训,我上星期刚去了德国和法国,我去了柏林、巴黎,我也考察的,同样欧盟两个主要的国家,德国的柏林350万人口,法国的巴黎1200万人口。德国全国人口大于法国,大概八千多万,法国全国人口五千多万。世界上这种现象挺多,两千万人口以上城市,世界上也有,比如说像墨西哥城,圣保罗城等等,我们到底要走向哪一种类型?我很担忧。我们几十个巨型城市,将来真是一旦出现城市质量,也许就很难提高。

  最后一点,我认为城市化的质量包含着三农的质量。城市化的结果,也是我们国家城市化的目的,也在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或者缓解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城市化的结合一定要带来三农问题的缓解,农业的生产力得到提高,农村问题得到更好的安排,农民的生活各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可是确实我们原来城镇化的过程里面,有的地方城镇化指标提高了,城市扩大了,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到农村去看看这些问题还存在着。我想高质量的城市化,既然城市要有所提高,城市有所增长,城市的质量有所提高,农村也要有所改善。这样也许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城市化质量高。这种例子在有些发展中国家是存在的,可以去考察考察。不要只看发达国家,我想我们不要像有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那就不成功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顾晴:近年来,德州市在新农村与小城镇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德州以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为总抓手的“两区同建”农村综合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为此,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与山东省德州市成立了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小城镇德州研究中心,以期在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为德州市小城镇德州研究中心授牌

  现在,我们有请德州市政协主席史好泉先生上台,同时有请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先生上台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小城镇德州研究中心授牌!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顾晴:在这里,我们衷心地希望,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小城镇德州研究中心,在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为小城镇的发展和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探索、研究、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理论实践和工作经验!掌声祝贺!

  主持人顾晴:现在有请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先生担任主持后面的论坛环节,大家掌声欢迎!

  主持人李津逵:地处中部湖南省长沙县92年办了县级开发区,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级开发区,长沙县如今在中国百强县中排名第18位,是改革开放18个重点示范区之一。长沙县是不是一路沿着工业化高歌猛进呢?他们发现产权分割的巨大问题。2008年他们提出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叫做产城融合。下面有请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先生为大家介绍长沙县的产城融合之路。

  杨懿文: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峰会。在这里简要的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这几年来我们长沙县产城融合探索和实践情况。1996年我们把县城搬到开发区的北边,以一条高速公路南北分割,北边是开发区,南边是县城,实际上也是为开发区做一个服务区,作为一个生活区这么一个状态。到目前为止,我们开发区有2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工,还有远大企业都在这些区域内。有十几家上市公司,去年工程机械和汽车两大板块,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一千亿元。目前情况发展很好,整个产城分割的局面非常理想。

  我们做了一些分析,去年长沙县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18位,真正产生财富也就是开发区这一块,1%的土地创造了财富。我们想99%的土地应该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刚才邹院士讲了城市化质量,一定要包含三农,一定要发展三农。城市化质量提升是整个区域质量的提升,我们产城分割主要表现为:一个是南北分区规划,工业区和生活区分得很清楚。产业结构单一,社会服务功能不足,服务发展滞后,城市品质不高,产生分割严重阻碍了新城功能发育,并且造成生产超前,消费滞后,机械扩张,内涵不足,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文化落后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2009年我们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长沙县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特殊的荣誉,促使我们更加冷静的思考,更加积极的探寻整个科学发展要求的改革道路。为此,我们先后邀请了综合开发研究院等高端研究机构对新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新沙新城,推进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战略决策,确定三乡门户之城,山水宜居之城等等。2008年底我们结合应对全球型金融危机启动了总投资40亿元松鸟湖建设,我们与一些国际顶尖品牌战略机构进行合作,对松鸟湖进行生态环保规划。开发和运用特色资源,成为城市从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长沙国际机场正是新长沙县特色之一,扩建后长沙国际机场航站楼规模居全国第五位,我们依托空港综合优势,坚持空港城市、城市空港的理念,规划建设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空港城。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我们是按照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生态城的定位,优先发展航空物流,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等具有领空指向型生活集群,建设多功能综合体,空港城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通过空港与城市有机结合加快新长沙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三个“三分之一”建设理念,三分之一地方发展工业,三分之一地方发展生产型物业,三分之一地方建设基础设施和商贸住宅,争取以现代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一次建成产城融合体,我们树立反规划和不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山水,合理制定生态控制区,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地貌和风土人情。在招商引资中间我们大量引进优质工业项目,积极引进学校、医院、银行、商场等配套设施,并建设面向农民工群体的幸福家园廉租房试验项目。

  一个优秀的城市同时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低碳、安全、宜居的城市,针对新长沙社会管理服务滞后的问题,我们采取一系列组合措施,在城市管理方面,强化社会功能,同时按照物业化,网络化、数字化要求,深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有效的实现了城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在城市建设方面,坚持向国际水平看齐,加强城市工贸设计和色彩规划。建设面向外籍员工的国际学校和国际公寓,同时按照26小时新长沙理念,加快建设连接城乡各个功能团的快捷交互性道路建设。在公益事业方面,通过举办慈善晚会,建立社会公益联盟,大力倡导志愿者活动等措施,全面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准。在社会服务方面,坚持把最好的地方留给公众,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公共绿地,以及教堂、学校、医院、文体中心等设施,运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无线新长沙已经投入使用。针对新长沙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我们积极制定政策,凡是在新长沙工作和生活的人,都是我们的城市居民,我们没有把他另眼相看。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09年和2010年我们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通过实施产城融合,我们促进城市、产业、市民三大要素的高效互动,使新长沙走向了一条通往理想城市的转型道路。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杨懿文书记,并且感谢他开了一个论坛非常好的先例,就是非常的守时,接下来我们将请对产城融合工业区一开始设定就不是全搞工业,而是三个三分之一等这些理念做一个点评。首先有请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胡存智先生做点评。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胡存智

  胡存智:对于产城融合这个事情,确实是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镇化是一个有效载体。但是这个过程中,如果过于偏重工业化,就像前几年出现的情况一样,对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带来很大的问题——工业用地明显过高,不少城市工业化用地在城市的总的用地比例中,比例达到25%以上,相当部分城市达到40%。在珠三角、长三角部分地区,我们在最近十年的统计中发现,在总的供地总量中,独立工矿用地达到整个用地比例的50%,也就是半壁江山土地用于工业建设。从城镇化建设发展来看,如果仅以这个来衡量城市化的质量,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和进一步调整。长沙县在产城融合过程中,着力的抓了这件事情,率先可以说抓住了提高城市质量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抓住主要矛盾方面的同时,把生态,把生活的空间进行适度的扩张,或者是适度的增加,这样形成生产、生活二者之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机的结合,或者融合。因此,我认为这是我们在未来提升城市化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所以长沙,我认为他们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值得思考的方向性问题。

  在城市化质量提升过程中,除了像我们长沙这种情况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其他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在提升城市化的质量或者衡量城市化的质量里面,我觉得应该有六个方面需要考虑。一个就是物质层面的,这个很重要,设施指标方面的衡量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方面,刚才上午专家谈到的建设或者建筑的形态和布局层面,应该决定一个城市能否长期有效运行,以及是否有一个很好的城市景观,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第三个,生态环境景观层面的城市化标准,一个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态系统,自然生态因素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景观因素是否能够构成我们一个适宜的、宜居的城市质量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第四个方面就是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安全城市的一些考虑。这些不完全取决于设施的水平、设施的指标,但跟这个有密切的关系,有了设施还要有运作的水平,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这样才能把城市质量水平提升上去。第五个就是城市运行和活力、效率方面的指标问题。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城市化质量中必须考虑的人文和精神层面的标准。

  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对照或者衡量长沙县这范例,应该说它在不同层面都体现出来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农民工问题,常住人口长期居住的问题,以及怎么处理的问题。这些都是属于人文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我就用这一点时间对我们这个案例做了简单的阐述,同时也详细解释一下我的观点,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李津逵:接下来有请第二位案例介绍者,各位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城市不仅是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已经变成了世界的工地,但是请问在中国沿海面向太平洋这一边,我们的所有最让我们自豪的和骄傲的城市,比如说大连青岛、天津滨海,比如说连云港,等等这些城市什么时候出现的?一百年前那一轮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当我们国土回到人民手中60年中间,我们沿海出现个多少好的新的城市,在这三十年中间,特别是近十年重化工业过程中,沿海已经出现一系列重化工业带,我们今天渤海湾重化工业已经使得渤海湾没有渔汛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现在就是这些巨大的资本的力量,在圈占着我们宝贵的海岸线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民群众生活在里面,我们城市化质量在哪里?但是在山东日照岚山有这样一个案例,他们在重化工业空间上撕开一个沿海岸线的口子,给人民群众留下一片精彩的生活空间。现在我们有请第二个案例的介绍者,来自山东省日照岚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郭晓民同志。

  郭晓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荣幸参加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岚山东临黄海,距青岛城区只120公里,连云港城区60公里,岚山是山东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精品钢铁基地所在地,是鲁南临港产业聚集带核心区。岚山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江北最大的液化品基地,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江北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建设滨海宜居宜业城市,城市东侧沙滩岸线已基本被钢铁所占领,南边都是泥滩,盐碱地,同时岚山距日照主城区35公里。区委区政府提出站位群体的观点,从完美城市规划入手,聘请美国、英国等国际知名机构,对于岚山的产业城市港口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决定岚山把建设成产业发达,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现代化海滨港城。

  建设滨海宜居城市具体实践,岚山从南部沿海岸线突围,区委区政府把最美的地方留给群众,建设八平方公里城市客厅,我们2007年当时有一个国家最大的钢铁项目落户在这个地方,当时区委区政府考虑到要给人民群众留下一个拥有海的地方,就把这个项目给推掉了,投资二百个亿的项目推掉了。

  海上碑广场规划设计,海上碑景区以现代滨海生活为核心,融合城市完美记忆,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片海上碑广场休闲区域。在建设岚山新区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保护环境放在第一位,着力将其建设成,集商住、旅游、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滨海新区。目前已完成投资12.7亿元,我们这一片多岛海没有任何的垃圾,没有任何的污染。滨海新区产生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此地,纷纷赞叹,没想到岚山重化工工业地有这么美好的环境,众多的客商被滨海的优美场地所吸引。一个现代化的滨海城市正在加速崛起,同时加快公共配套服务建设,旧城改造,城市亲和力吸引力大大增强,真诚的希望各位朋友,各位专家到岚山来指导,来发财就业,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津逵:现在有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卫平对岚山案例做一个点评。

  陈卫平: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参加十二五:聚焦中国城市化质量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中国近几年发展真的很快,城市化率差不多每年以1%的速度来发展,这个速度对我来讲实在太快了,因为太快了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我们发展过程当中,特别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来讲,对经济的尊重远远超过对于人文的尊重,我们国家现在也在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但是真正在地方执行的话,我想确实遇到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岚山在发展建设中坚持把最好的地方留给人民,这是最好的理念。国家中期来讲,沿海开发强度是非常之大的,对我们沿海环境整个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想很多工重化工业,会对我们沿海居民造成一个很大的冲击。在发展过程中怎么样更有效的布局,让人们感觉到更宜居,感觉到更美好一些。我们最近也写到很多东西,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园区,一系列的计划,包括长沙的产城融合,我们工业区本身的质量问题,怎么建设生态的问题,工业区怎么减少废物排放。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文,如何人文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

  对我个人来讲,有两个体会,我当时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当时泰达新区(我们在泰达学院)有很多学生和老师在考虑,是留在天津城区,还是到新区里面去,我想这就涉及到很多基础设施,人文配置等各方面的内容。现在泰达发展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当时2000年左右的时候,很多人是不愿意过去的。另外我们现在的情况,我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我们在怀柔那一块地买了一块地,怀柔那个工业区将来要建设,科学院好多所要搬过去。但是现在一个看法,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搬过去。虽然我们科学院在北京地盘很小,发展也受到局限,但是要愿意搬过去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尽管怀柔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还是非常好的,但在人文这方面,怎么有更好的各方面配套,比如教育、卫生各方面有效的配套,包括交通,这个可能是大家更关注的一个方面。我的观点,我们在考虑城市化质量,它是一个平衡的体系,我们不仅要考虑整个园区执行生态化的理念,我们园区更多还是要考虑以人为本的东西,岚山更多的从人文角度来考虑建设和发展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也值得我们思考去借鉴。我就简单评论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津逵:在去年全山东省人民群众对政府满意度测评中间,岚山区获得山东省第一名。现在我想请岚山区今天到会所有的干部和我们郭区长一起还有为岚山的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请你们起立,接受我们大家的敬意!

  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今天论坛第二个板块,就是人的城市化之机遇和挑战。城市化质量重要的一块要看三农,两亿到三亿农民工进城的时候,留在他们身后是五千万留守儿童,这五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在认真的读书吗?他们每个星期从家里来了,拿大米,拿黄豆到学校住宿,周末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带着他们,一年见他们父母最多两次。在广东省山区就有这样一个学校,70%、80%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如果一旦辍学到街上打架,那就是整个家庭的灭顶之灾,有这么一位校长,1993年为了不违父命走进了教育行业,但是他越干越热爱这个行业,现在已经是和平县公白中学的校长,最近几年来他克服无数困难,和他的同志们一起把公白中学建成全县最好的中学,而这个县教育质量从倒数第一名变成正数第一名。这样一个山区校长的开拓和坚守,给我们中国城市化,给在座的人灌注一个最为强大,最为有力的精神动力。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和平县公白中学李海洋。他演讲主题是我的教育之路。

  李海洋:谢谢大家,我发言的题目是留住孩子的心。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和平县公白中学,和平县公白中学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公白镇,我们这个镇是三县交界的地方,我们这个学校创办于1969年。校园占地面积2万七千多平方米,校舍4807平米,除了2008年新建的一栋720平米的教学楼之外,其他都属于C1级危房。2006年建了石混结构房子倒塌了,临时建了一个校门,用铁架围起来了,这个校门临时用了五年。我们校舍是比较简陋的,现在的厕所不能使用。我们学校学生现在住的地方不到二十平米,一个宿舍有六张床,加起来上下床12个,住24个人,上下床各两个,最多的时候下床睡三个人,一个宿舍可以睡30个人,这是学生住的宿舍。老师我们平均工资两千块左右,我的工资是两千一百块,我们工资低于西南西北地区的平均工资,每个老师每年只靠这一点工资了,因为没有其他补助,去年开始县财政每年给我们一个老师1500块钱的补助。学生现在有600个,600个当中住宿的学生占了七到八成。这些住宿生每天吃的什么东西?星期天的时候就从家里将这个星期吃的米,还有干菜,黄豆、豆角带到学校来,学校没有饭堂,只能提供一个蒸饭的蒸笼,学生把米放在饭盒里,把菜也放在饭盒里蒸。到吃饭的时间拿到宿舍里面来,再把从家里带来的油、盐拌一拌拿来吃。我们学生70%—80%是留守儿童,这些学生要么跟爷爷奶奶在一块,还有的自己单独在家里,平常除了来学校之外,周末的时候只能跟父母通电话,有的甚至连电话都不通,见面的机会很少,就是重大的喜事,丧事的时候,父母从打工的地方回来了,才跟父母见一面,这是我们孩子的状况。

  2006年之前这个学校能够从初一读到初三毕业的学生,占五到六成,也就是大部分学生在这三年当中辍学了,流失了。为了留住孩子,我们做了一些事儿,第一个改革课堂,这是属于我们份内的一些事情,让我们的课堂吸引学生。为此,我们专门带着我们学校的课组长一起去了洋思中学。回来后,我们老师每次上课都带着小黑板,让七八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讨论学习。课堂相对来讲没有原来的那么闷,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高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提出“赢得学生的心与上好一节课一样重要”要求,我们把这个标语挂在办公室上面。为此,我们做了很多活动,第一个家访,是每个学期必须做的一项工作,这个家访是针对每一个学生,很多人可能会奇怪家长不在家,我们还要在这个学生家里,看周末在干什么,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关心他们的,坐下来聊聊天也是拉近学生的距离。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我们还会做日家访。比如这个学生比较调皮,我们周末的时候提前打招呼,某同学什么时候去你家里玩玩,这个学生答应了,我们几个老师到他家里去,有时候钓鱼,有时候摘水果,中午的时候在一起吃。这样一来,学生跟老师距离近了,我们老师讲的话,他也就信了。我们开家长会,大部分选择在新年,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所有的家长才回来。在我们深圳农村里面有一个习俗,年初三是不串门的,这一个日子串门不好,这是我们的习俗。我们就利用每年初三的时间,把家长从各个地方召集到学校开一个家长会,跟我们家长有一个沟通。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家长都是满头白发,为什么因为爷爷奶奶比较多,因为这是元旦。我们跟学生平常有很多的交流,这是教师节的时候给学生贴了三个黑白的白纸,让我们学生去给祝福语。很多城市学生提礼物,我们学生比较困难,没有礼物,所以我们贴了一个标语,让我们学生随便去写,想写什么写什么。一些学生不叫我们老师叫老师,而是叫姐,叫哥哥,特别亲切,这是教师节的祝福墙。

  我一直坚持认为,公白中学不是老师的,也不是校长的,是学生的,所以除给我们学生开课堂的学习,还给他提供一个课外的舞台。我们每个学期都有一年一次的运动会,还有文艺晚会,还有很多的其他一些活动,如学生的小制作比赛。我们学校里面没有美术老师,所以我们请社会上写字比较好的人来教我们学校学生写字,然后把学生的作品贴在我们的文化长廊里面,让学生们来欣赏一下。

  坦率的讲,请外面的人教我们学生写字,坚持了一年坚就持不下去了,因为我们学校经费比较有限,一个学期才给别人两三千块钱,所以后来别人就不干了。前年我们请了一个人教美术也是没有坚持下去,这个钱这个人觉得不合适,那个人也觉得不合适,总是这样半途而废。我们学校还做了一些其他的比赛,比如说拔河,老师和学生一起,还有乒乓球,打成一片,这是我们学校里面的课外活动。除了这个,我们还引进了城里面的志愿者,为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2006年公白中学迎来了第一批外来人,李保平老师带来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教队伍。这些大学生更容易和我们学生打成一片,我们的学生愿意将他的心事告诉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把这些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很好的想办法解决一些问题。除了李保平老师之外,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慈善组织的老师,如深圳的好人好事,中华三农慈善基金会。三农慈善基金会我们老师做培训。老师幸福了,我们的学生才能幸福。老师有情绪,怎么样给学生上课呢?除了三农,2010年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给我们援建梦想中心一间。

  几年下来我们学校引进了很多社会团体,也有很多人来帮助我们,城里面的一些组织,给了我们老师,给我们的家长,这个就是老师家长学生在一块搞活动的场面,让我们老师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还有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比较紧密的联系,让我们孩子更好的成长。

  2006年我们参加全县运动会拿了第六名,2009年我们拿到全县运动会第四名,2009年、2010年这是我们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中心变成是全县最好的,我们初中三年保留率可以达到90%以上,最好的达到93%。还有我们的考入重点中学人数现在可以达到50%到60%,跟原来的保留率差不多。今年我们合唱队作为我们和平县唯一的初级中学代表队参加比赛拿了三等奖。我觉得最重要的通过这么一次活动,让我们的孩子留下学校,因为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农村的农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就在孩子的教育身上,办好这个农村的教育,我觉得就是给我们农民最大的希望,也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津逵:现在要请长期研究中国城市化中国社科院牛凤瑞教授做一个精彩点评。

  牛凤瑞:恐怕今天我是被点评的,因为事先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人告诉我要进行点评的,但是刚才听了校长发言以后,还是给我很多的感动。第一,广东省是一个全国发达地区,但是广东省本身也存在着其他的不平衡,这给我们衍生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差异非常大。我们一个省区的幅员面积就是一个欧洲大国,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千万要从各地实际情况,中央政府要增加它的弹性,要增加这种可操作性。作为地方政府更多的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这是给我的第一个感觉。

  第二个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教育问题,刚才校长他的精神,他的教学方法,以及他特别献身于农村教育,使我非常感动。中国未来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我想再加上我不是专门研究教育的,但是我是研究城市化的,我有这么一点感受。城乡的子女要想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我们就要发挥城镇的教育中心功能,怎么讲?这个问题涉及我们怎么样看待城市化,怎么样看待城乡子女平等分享教育机会,农村的教育为什么上不去?原因很多,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的教育要达到一个规模化的教育恐怕是很难的。所以这样的话,无论是师资配置,设施配置都有很多问题,我曾在某地做了一个实地考察,这个学校的一个老师教近百名个学生,这些老师有多大精力使这些孩子享受城镇基础教育同等的那种教育质量,我认为是非常难的。第二个难,教育资源的错配,我们农村的小孩们应该能够平等的享受进城接受基础教育这个权利,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制度设计的根本。我的点评就是这两个,谢谢。

  主持人李津逵:现在我给大家介绍李海洋朋友中的一个代表,因为很多朋友在广东,今天有一个在北京的志愿者代表这些朋友们,接受大家的掌声,有请中华三农基金志愿者蒋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老师,都有我们小学的校长,而今天一百多万中国乡村的校长和老师承担着五千多万留守儿童的教育使命,这是城市化质量让我们看到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学术词汇,它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大家都在想我们为乡村教育做一些什么,我们都想准备做,但是此刻我想所有和我一样年轻力壮的,我们一起为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校长行一个礼,让他把这一份祝福带回到和平县,带回到乡村,带回到校长和老师们中间,好不好。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另外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叫做我的进城之路,讲的是北京海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洁工吕永阁故事,首先有请故事撰写者吕程平先生来介绍这个案例,大家掌声欢迎。

  吕程平: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老师,大家中午好,很荣幸在这里代表城市化委员会介绍吕永阁的案例。今天介绍这个案例,是清洁工吕永阁大姐,她只是千万到北京来打工的很普通的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经理
地址:米博体育平台官网
手机:17319765999    17319705999
固话:17319705999
邮箱:2993557327@qq.com
豫ICP备16027250号-3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 ©2016-2019  米博体育平台官网